- ·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栏[06/30]
- ·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收[06/30]
- ·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投[06/30]
- ·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征[06/30]
- ·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刊[06/30]
推船下海,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记者:江晓玲 40年前,造船业在国际舞台上的PK是成本; 40年后,造船业PK得技术实力。从“批量级”到“转型级”,再到现在勇敢突破“高质量发展水平”,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已成
记者:江晓玲
40年前,造船业在国际舞台上的PK是成本; 40年后,造船业PK得技术实力。从“批量级”到“转型级”,再到现在勇敢突破“高质量发展水平”,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率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发展并颠覆传统制造业。 12月4日召开的“变革时代,创新引领船舶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上海造船与海洋工程学会2020年大型综合性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畅谈——
< p>“‘十三五’期间,中国新船订单、造船完工和手持订单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2%、39%和44% ;新船用设备订单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9%%,同时产品结构逐步向中高端转型:三大主流船型向“智能船舶1.0”迈进;大型LNG船、大型LPG船、极地游轮、豪华客滚轮、超大型集装箱船、风电安装船等高科技、高附加值船舶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国内大型豪华游轮, 极地冰科考船、载人潜水器、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型挖泥船等装备取得突破。”在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上,邢文华董事长向大家介绍了上述情况。他还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船舶工业仍是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薄弱,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挑战,产品质量和施工效率有待提高。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创新驱动,成为高端产业的核心造船业高质量发展。
四大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集成技术中国船舶工业研究员、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鲍章静认为,实现高效是指资金、劳动力、土地、管理、环境、数据等要素的高效化。对于造船业来说,经济稳定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是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解决船舶工业的核心问题,弥补短板,必须建立现代制度,形成有效供给。这样就可以实现投资回报,企业盈利,员工收入,政府税收。
可见需求是关键。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办法保证造船业的增长,有效供给、效率和效益将成为空谈。
聚焦创新转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研究员级工程师林欧从多个方面分享了集团在造船高质量发展中的理念船舶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升级、流程、技术、模式等实践。据介绍,2015年底以来,启动了基于单一数字模型的数字化转型,构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船舶作业场景体验设计平台。江南造船将于2019年交付全球首艘无纸化建造船;联合成立焊接制造实验室、5G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协同创新打造了全球首台6000吨三维数控折弯机,加工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业内最先进的起重机单元实现了从914天到70分钟...
四优势:
构建双周期格局的意义
当前,世界船舶市场处于“三阶段叠加低迷+新冠疫情冲击”,遭遇重挫——中短期需求仍在触底反弹,中长期需求将向下移动。 2021 年至 2035 年的年均需求量为 7500 万载重吨。
鲍章静认为,构建造船业双周期格局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船舶产品涉及300多个专业学科,融合了大量高新技术和产品,是新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推进船舶工业双循环,有利于船舶工业由大转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基础。
二是有利于最大程度保障行业稳定运行。推动造船业双循环,可以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内需潜力,创造订单需求,有效缓冲外需不足;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我国船舶工业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第三,有利于保障国计民生重要物资安全。船舶是国际贸易和货物运输的重要载体。目前,世界上85%以上的国际商品贸易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能源、矿产等战略物资进口需求巨大,对物资海上运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推进造船业双循环,有利于化解航运业结构性矛盾,弥补能力短板。
最后,有利于联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船舶工业产业关联度强,与钢铁、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纺织等国民经济97个行业直接相关,关联度达84%,影响系数居交通运输业首位。行业。近年来,我国向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年均载重量约6000万吨,总价值超过400亿美元,有力推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例如航运、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深海水产养殖和海上旅游。
文章来源:《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网址: http://www.cbbzhyzl.cn/zonghexinwen/2021/0708/1295.html